西安市未央区法院“1235”执行工作机制运行啦!

时间:2024-12-16 09:19:06来源:陕西法制网作者:

今年以来,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,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紧紧围绕“公正与效率”主题,持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,不断优化执行职能管理、执行队伍管理、执行案件管理和执行事务管理模式,全面推进执行工作团队化、集约化、规范化建设,着力打造“1235”执行工作机制,以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推进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
紧盯“一个执行目标”

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做实“从政治上看、从法治上办”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引导执行干警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确保执行工作在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过程中,锚定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目标任务,厚植“如为我执”工作理念,锻造一支政治过硬、业务过硬、责任过硬、纪律过硬、作风过硬的未央执行铁军,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、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坚强保障。

 

搭建“两个中心”

深化构建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枢纽、执行事务中心为保障的“双中心”格局,助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。明确指挥中心监督管理的职能,负责统计、监管、通报和督促全局案件的流程节点和期限、案件质效指标等内容,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对执行行动的高效指挥、执行工作的系统化监管、执行质效精准化考核作用,实现对执行案件、执行事项和执行人员的全方位管理。优化执行事务中心集约服务职能,“清单化”区分执行核心工作和辅助事务,加强执行事务性工作集约化处理,将执行前端的文书制作及送达、网络查控,中端的外勤事务,末端的执行信访等事务性较强的工作,统一交由执行事务中心进行集约化处理,让执行实施团队聚焦核心业务,全面提高执行工作效率。

 

聚焦“三全”工作

一是全面改革优化资源配置。强化执行团队管理,科学整合执行资源。优化执行团队。以“双中心”运作为依托,根据现有执行人员结构特征和执行权运行规律打造“两中心+五团队”执行团队模式,明确执行实施团队、非诉执行团队、执行裁决团队职权边界,充分释放执行办案模式改革效能。实行团队长负责制。统筹设立执行第一团队、第二团队,团队内部实行繁简分流,做到团队内部既分工明确,又前后相互制约,各司其职、优势互补、紧密配合。明确繁简标准。根据执行实施案件构成一般规律及执行案件的集中查控结果反馈,研判案件基本情况,以有无财产可供执行、有无财产需要处置、执行标的为标准,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,实现“人员分类、事务集约、权责清晰、配合顺畅”执行运行方式。

二是全力攻坚推进重点工作。统筹做好执法办案和重点工作,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成效。做实交叉执行。精选难案、积案,以点带面,充分激发交叉执行效能,啃下一批“骨头案”“钉子案”,形成一批典型案例。扎实推进“终本清仓”专项工作。借鉴先进经验,结合本院实际,有效控增量、去存量,实质化解终本案件、提升终本出清率。做好“执破融合”工作。制定“执破融合工作制度”,全面梳理资不抵债被执行企业,对符合“执转破”条件做到“应移尽移、当破则破”,推进市场主体有序出清,以破产案件推动执行案件实结率。

三是全域联动凝聚执行合力。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,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。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。对重大执行工作主动向区委报告,通过联席会议安排部署“保交楼”等重大执行活动,强化执行联动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调性。构建查人找物大网络工作格局。主动融入区委政法委综治网络平台,通过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查人找物大网格,实现协查协执全覆盖。完善立审执联动机制。加强立审执工作各环节的统筹协调,促进立审执顺畅衔接,形成“立案阶段考虑执行、审判阶段兼顾执行、执行阶段扫清障碍”的工作新模式。探索完善“执行+”工作模式。与公安、检察院建立常态化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机制,深化多元联动协调,联合推进打击拒执犯罪。加强与银行、工商、房产、车管等职能部门协作,增强全区各部门积极和协助配合执行联动意识,实现协助事项项目化管理、清单化运行,形成解决执行难合力。

 

推进“五化”建设

一是执行管理智慧化。积极推动执行信息化建设,充分利用数字赋能,强化科技手段运用,为执行工作提供新动能。依托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,通过将执行案件全流程录入数据库,对案件全流程节点留痕,实现对全院执行案件办理的全流程监管指导。依托执行指挥平台,将执行协作、督办、调度等工作全流程依托平台办理,常态化对重要流程节点实时动态监管督办,实现案件超期提醒、财产处置监管、案款预警等功能。

二是执行事务集约化。深入推进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工作,实现执行辅助事务办理机制从分散粗犷向系统集约转变。深度整合资源,设立执行事务中心,将共性事务和辅助性事务剥离分流,按照“一中心、多功能”的标准,将事务性工作集约化办理,打破人员组合壁垒,使人员和工作量调整发挥到最大化作用,初步实现了执行事务集约化、执行管理扁平化的新型运行模式。采取执行事务社会化改革,引进公证机关参与执行辅助事务工作,将执行法官从繁杂的执行辅助事务中解放出来,更加专注执行核心业务,明晰外包团队和执行干警的责任,严格把关外包团队工作质量,最大程度保证外包团队的服务质量。

三是执行流程标准化。坚持当下立和长久治相结合,以制度建设推动执行流程标准化。修订完善《执行流程节点管理制度》、《执行案案款实施细则》等规范性文件,明确各流程节点具体时限,细化执行干警职责分工,进一步优化执行权实施配置、细化管理规范措施、提升案件办理标准。通过繁简分流、事务集约机制改革,两个中心相互协作,全面探索分段执行,打破执行干警“一人包案到底”的传统模式,设置网络查控、线下查控、财产处置、执行结案等办案模块,进行科学的流水式“模块化”办案模式,规定完成时限、细化步骤及操作规范,形成操作手册,通过“模块化”办案模式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优化、前后环节相互监督、类案批量处理。运用法答网、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平台,积极引导执行干警总结执行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,通过主动查阅、积极提问、学习借鉴,切实提升执行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。

四是执行行为规范化。规范化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本质要求,未央法院多措并举推动执行行为规范化建设。狠抓执行队伍建设,把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组织干警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习近平法治思想,扎实组织“赴秦岭违建警示教育中心开展主题党日”等党纪学习教育,切实提高执行干警综合素质。推动建章立制工作,围绕重点工作、关键环节补漏洞、立新规、强监督,完善任务清单、跟踪督办等制度,严格规范执行文书制作、强制措施、财产处置、案款发放等各个流程,坚决遏制消极执行、选择性执行、乱执行等不规范问题。强化执行管理,准确把握“阅核制”功能意义,规范执行案件审批和文书签发,完善执行事项层报审批制度,确保实现对执行实施权的有效监督。

五是执行信息公开化。加大执行信息公开力度,回应人民群众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和期待,提升执行工作公信力。优化执行信息公开平台,通过诉讼服务大厅、“两微一端”、制度公示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执行流程、执行工作制度和执行信息。搭建当事人与法官沟通平台,充分利用智慧执行App、法官接待日、法官工作微信号等渠道,听取当事人诉求、意见及建议,及时、准确向当事人公开执行案件各个环节工作情况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。主动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检察机关、社会组织参与监督执行全过程,让更多人了解执行、理解执行、支持执行。拓展执行信息公开范围,推动完善“一处失信、处处受限”信用惩戒大格局,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定期发布执行悬赏公告,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。注重加强执行宣传,坚持媒体宣传与线下宣讲相融合,通过线上发布执行典型案例、悬赏公告、专项执行活动,通过线下布置宣传展板、发放宣传资料、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,努力在全社会营造“守信光荣、失信可耻”的浓厚范围,争取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、重视和支持。

 


文字:汪 杨

编辑:赵佳欣

统筹:曹原

责编:郑黎波

审核:姚启明